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举办山西传媒学院2023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3-03-08    作者:     来源:     点击:

各二级学院: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服务“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全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加快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实现我校在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的新突破,学校决定组织山西传媒学院2023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一、参赛要求

(一)参赛项目能够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各领域现实需求,充分体现我校在四新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数字技术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文化传播等深度融合。(各赛道参赛基本要求具体见附件1)

(二)参赛项目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健康、合法。不得含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如有抄袭盗用他人成果、提供虚假材料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违背大赛精神的行为,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资格、所获奖项等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三)参赛项目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报名参赛,根据参赛团队负责人的学籍或学历确定参赛团队所代表的参赛学校,且代表的参赛学校具有唯一性。参赛团队须在报名系统中将项目所涉及的材料按时如实填写提交。已获本大赛往届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可报名参加本届大赛。

(四)参赛人员年龄不超过35岁(1988年3月1日及以后出生)。

(五)参赛项目不只限于“互联网+”项目,鼓励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参赛,根据四新建设内涵和产业发展方向选择相应类型。

(六)以上信息均参照《教育部关于举办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教高函〔2022〕2号)》,校赛评审届时将根据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最新赛制做调整。

二、参赛赛道和组别

我校可参加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以下简称“红旅赛道”)和产业命题赛道。产业命题赛道将在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报名渠道开放后另行通知。

以下各赛道的参赛要求和组别设置为简版,最终以国赛通知为准。

(一)高教主赛道

根据参赛申报人所处学习阶段,本科生组内设创意组、初创组、成长组,并按照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设置参赛项目类型。

(二)红旅赛道

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根据项目性质和特点,分为公益组、创意组、创业组。

三、参赛对象

本次大赛面向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毕业五年内的毕业生。以项目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原则上不多于15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团队必须确定项目负责人1人,由项目负责人报名参赛。每位参赛人员最多只能担任一个项目负责人,但可以作为项目成员参加其他项目。跨校组建团队的,项目负责人须由我校学生或毕业生担任,项目报送单位须为山西传媒学院。

四、比赛赛程安排

(一)组织发动与参赛报名(暂定即日起至2023年4月15日)

各二级学院应积极开展宣传发动工作,组织学生、毕业5年以内的创业校友、符合参赛要求的师生共创团队报名。

(二)校赛评审(暂定2023年4月20日至2023年5月12日)

1.初赛

学院对报名项目进行资格审查,确保项目参赛资料完整、真实,对照评审要求对项目进行种子项目选拔和推荐顺序排序,后将项目材料按要求提交至学校。

2.复赛

邀请国赛专家团队对所有参赛项目进行网络评审,遴选参加校级决赛的候选团队。

3.决赛

邀请国赛专家团队对候选团队进行现场评审,决出金银铜奖若干。

(三)项目打磨与推荐省赛(暂定2023年5月中旬至2023年7月)

校赛结束后,组委会将根据省赛、国赛要求选拔优秀团队参加集中培训,并按照学校推荐项目配额择优遴选项目推荐参加第九届“互联网+”山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五、种子项目管理

各二级学院可选拔不超过3件作品(主赛道不超过2件,红旅赛道不超过1件)作为种子项目推荐,经专家评审后优秀项目将自动晋级校赛决赛。报送的种子项目应尽量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获得往届省赛金奖,但未获国赛金奖和银奖项目;

2.教师的重大科研项目,且有学生或2018年后毕业的校友深度参与,兼具前沿性和应用性,具有明确的市场应用场景,能够解决行业与市场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能够或已经形成产品或服务模式;

3.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的科技创新成果,具有明确的市场应用场景和目标群体,与行业竞品相比具有领先优势,师生所在团队具有良好的技术储备,拥有多项知识产权;

4.学生为主进行的科技创新项目,且正在申请或已经授权发明专利,学生作为专利第一发明人,项目具有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

5.2018年后毕业的校友创业公司,具有精准的目标市场且市场容量较大,并具有市场扩展性,具有合适的发展计划及丰富的市场资源,商业模式清晰完整,未来5年具有高速成长潜力;

6.以社会价值为导向的公益项目,在公益服务领域具有完备的产品或服务模式,在推进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城乡社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7.以商业手段解决革命老区、乡村振兴、城乡社区发展的关键问题,兼具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前期具有较好工作成果,覆盖人群或地区范围较大,且具有持续增加的潜力。

、工作要求

各二级学院应成立“互联网+”大赛工作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分管本科教学院领导担任副组长,可选聘辅导员、青年教师等担任工作组成员。工作小组应做好主赛道、红旅赛道和重点项目挖掘、产业赛道布局、教师和在校生及校友参赛动员、赛事宣传与组织报名、项目培育等工作。

1.参赛团队需要完成的工作

1)在校生和校友项目将项目材料(包括附件3报名表、Word版商业计划书、项目PPT、种子项目需准备不超过1分钟项目视频)打包,以“项目名称”命名,发送至二级学院邮箱;

2)待通知大赛官网(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https://cy.ncss.org.cn/)开放报名系统后进行线上申报;

3)各团队应认真学习附件4-6参考材料。

2.推荐学院需要完成的工作

1)组织院内选拔,分赛道按院内推荐顺序填写《山西传媒学院“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推荐项目汇总表》(附件7),种子项目排在最前并须在汇总表内明确备注标记;

2)汇总各项目材料(包括报名表、Word版商业计划书、项目PPT、种子项目需提交不超过1分钟项目视频),每个项目的资料整理到一个文件夹内,以推荐顺序+赛道+项目名称(例如:1-声临其境—高教主赛道—数字**声音系统);

32023年4月16日下午18时前以学院为单位汇总打包发送至邮箱sxcmxy_jwc@163.com;

4)待通知大赛官网(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https://cy.ncss.org.cn/)开放后组织院内项目务必进行线上申报,申报项目数须满足附件2要求,学校定期通报未满足项目数量申报要求的二级学院。

教务部

2023年3月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