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团队建设(不维护)

教学团队建设(不维护)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录音艺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发布日期:2021-09-27    作者:     来源:     点击:

教学团队介绍

录音艺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旨在构建录音艺术专业课程核心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及时吸收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技成果与艺术创作理念,广泛吸纳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改成果,体现新时代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做到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向社会输送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人才。

人才培养中知识视为培养的基础,能力作为培养的重点,同时将这两者与素质协调发展,更好实现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核心能力兼得的目标,努力强化实践教学,遵循“实践即实战”的理念。指导学生创作的作品在如全国声音学院奖等专业比赛中获得奖项,行业融合度与影响力明显增强。

通过建设录音艺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师团队,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团队,且在年龄、学历、职称、学科结构方面形成梯队,搞好教师队伍“传、帮、带”。


团队成员个人简介

魏晓军,男,教授。全国广播电视、网络视听行业领军人才;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山西省宣传文化“四个一批”人才;山西省教科文卫体委员会“五一劳动奖章”;山西省“1331工程”立德树人课程建设好老师;山西省德艺双馨优秀电视艺术工作者;山西省双师型优秀教师。主持《基于行业和地方需求,以实践为导向的应用型影视制作人才培养的应用与实践》获山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主要讲授《影视声音》、《影视声音创作》、《同期录音技巧》等课程。

担任导演、剪辑师拍摄电影《早安!小树》获第15届韩国光州国际电影“亚太青年导演奖”;首届深圳青年影像节剧情类评委会特别奖;导演短片《米粒的夏天》获第九届印度达达·萨赫布·法尔克国际电影节特别荣誉大奖;首届深圳影像节最佳剧情片奖;首届平遥国际影展展映;首届意大利东电影节特别展映。导演短片《高原上的心愿》获国家广电总局2018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筑中国梦”主题原创网络视听作品展播活动优秀作品奖;2019中宣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主题征集展示活动三等奖等。参与创作电影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审团特别奖、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两项大奖;韩国釜山国际电影新浪潮奖等。

康锐,声音艺术(电影录音)教研室主任,副教授。本科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录音艺术专业;研究生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电影录音技术及理论。

教授课程《环绕声制作技巧》、《声频系统》等,参与课程《电影声音创作》2019年被认定为山西省高等学校精品共享课程。研究方向为影视创作及理论,在《当代电视》、《传媒》等杂志上发表论文十余篇。

担任录音师、声音编辑参与制作影视剧作品30余部(集);指导学生获得省级以上竞赛多个奖项,指导学生作品《偶尔嘶吼》获第四届全国声音学院奖动画与创意短片类一等奖;作品《生生不息》获第九届“学院奖”剧情片一等奖等。

杨星,男,录音艺术专业专任教师,副教授。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高级会员。长期从事影视技术与艺术理论、录音艺术与音频技术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获得山西传媒学院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活动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各一次。于2016年、2018年、2020年连续三届参加山西省本科院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获得三等奖一次,优秀奖两次。主要讲授《影视声音》、《录音声学》、《数字声频技术》等课程。主持省部级课题两项,发表广播影视领域研究论文多篇,指导学生获得省级竞赛多个奖项。

李响,男,录音艺术专业专任教师,助教。主要讲授《录音专业英语》《声音设计》《混音技巧》等课程。研究生毕业于英国约克大学音乐制作专业,曾约克当地参与负责约克教堂与音乐厅会场多项演出的音乐工程与录制工作。发表多篇声音合成或声音情感研究方向的中英文学术论文。

申坤,女,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音乐录音艺术专业,2013年至2019年在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参加多场现场扩声以及录音工作,并且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以及演奏厅担任多场个人演奏音乐会与作品汇报音乐会的录音以及扩声工作。

主要课程有《音乐录音》《混音技巧》《影视音乐分析》《音响系统设计》等专业课程。

荣获2018第十九届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突出贡献奖”;荣获2019年第二十届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突出贡献奖”;荣获声音学院奖“现场同期作品”优秀指导教师奖。

高嫕然,女,录音艺术专业专任教师,助教。主要讲授《声音非线性编辑》《影视声音基础》等课程。研究生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传媒音乐应用)专业,现在教育学博士在读,曾多次参与广电总局中国音乐产业发展报告的编辑撰写工作。